【曝光】珍菌堂傳銷掛靠富迪 披著直銷牌照行騙承諾高額靜態返利 珍菌堂傢庭富農計劃被指傳銷騙局

【曝光】珍菌堂傳銷掛靠富迪 披著直銷牌照行騙承諾高額靜態返利 珍菌堂傢庭富農計劃被指傳銷騙局

左四起珍菌堂(颱灣)總經理張桂銘、珍菌堂董事長劉威甫、珍菌堂總經理硃新勇

反傳銷網12月21日發布:“看看,這就是我養的牛樟芝。”視頻那頭,劉先生掀開絨布,指著玻璃箱裏一塊木頭上的紅色區域,興奮地嚮記者展示自己的成果。早年,他從傢鄉湖北恩施來到福建晉江,開辦起一個小餐館。而就在兩個月前,劉先生通過朋友瞭解到牛樟芝的藥用價值和市場前景,再加上聽說自己恩施同學的牛樟芝事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他有些心動。

經過一番斟酌,劉先生決定加入到這個創富計劃中。

珍菌堂的“傢庭富農”計劃

劉先生加入的是一傢叫珍菌堂的公司。

在劉先生的眼中,珍菌堂是一傢實力雄厚的集團公司。“關於‘牛樟芝培植騙局’的案例很多,但如果是‘珍菌堂’,你就可以放心加盟。”劉先生錶示,目前珍菌堂在全國擁有五大林場,分彆位於安微宿鬆、江西永豐、福建漳州、四川成都、湖北建始,其中最大的林場在安徽。“2016年,公司産品還亮相‘9.8廈門國際洽談會’,吸引瞭很多人。近兩年,珍菌堂在全國發展很快,尤其在福建一帶很火。”

真正讓劉先生心動的,不是珍菌堂的實力,而是珍菌堂提供的“傢庭富農”計劃。劉先生嚮記者展示瞭珍菌堂的整個“傢庭富農”計劃。

一、繳納1.5萬元加盟珍菌堂,之後獲得一套培植設備和10公斤植好菌的椴木子實體,同時和珍菌堂簽訂一份兩年期的“培植戶協議書”。在兩年的培植期內,珍菌堂會在每周一發放160元的勞務補貼,兩年共發放勞務補貼2萬元(編者注:如果按160元/周計算,2萬元需要返兩年半)。

二、兩年培植期滿後,培植戶有兩個選擇:1、自采、自售、自賣、自用。劉先生告訴記者,因為牛樟芝需要兩年左右纔能長成,所以必須滿兩年後纔可以采摘。從第三年開始,每年都可以采摘,可以一直采摘到第十年。2、不願繼續培植,珍菌堂將以原價1.5萬元迴購全套設備和牛樟芝椴木,但培植戶不能對已長齣的牛樟芝進行采摘。

除瞭承諾高額的靜態返利外,珍菌堂還設置瞭誘人的推廣奬勵

一、推廣層碰奬

隻做兩個市場,當你左右各一個培植戶時,第一層拿層碰奬3000元,從第二層開始,每層層碰奬5000元,無限層。

二、輔導見點奬

從第四層開始至十三層止,見點100元,總共8184個點位。

三、管理奬

主任:見點300元(滿足7人架構,就升為主任。即下麵要發展到兩層六人,加上自己形成三層七個人的架構。)

經理:見點600元(滿足兩個7人架構,即升為經理。但是當你的A區或者B區齣現主任時,經理需要與主任平分600元的見點奬,這時候經理的見點奬實為300元。)

區總:見點900元(滿足三個7人架構,即升為區總。當你的A區或者B區齣現經理、主任時,區總需要與經理、主任平分900元的見點奬,這時候區總的見點奬實為300元。)

全國總監:小區當日業績的5%,日封頂10000元。(左右各有一個區總,升級為全區總監。)

榮譽董事:領日工資,金額為全國當日業績的2%。(左右各有一個全國總監,升級為榮譽董事。)

四、福利奬

車奬:小區纍計300單,奬勵40萬購車基金,現金發放,永遠纍計。

房奬:小區纍計1000單,奬勵80萬購房基金,現金發放,永遠纍計。

旅遊奬:按公司製度規定。

五、支齣

所有奬金需扣除6%的個人所得稅。

扣除7%的互助基金,以保證給培植戶們的每周返利。

與劉先生對珍菌堂的信任不同,湖北十堰徐先生的看法則非常直接負麵:“珍菌堂就是傳銷。”

徐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是在2016年下半年加盟珍菌堂的,但半年後就選擇瞭退齣。徐先生錶示,“為瞭滿足後麵會員的奬金撥比,公司把報單門檻設置為1.5萬元,而椴木子實體的市場價格實際隻有2000至3000元。更重要的是,這種模式很傷人,會員們為瞭享受更高比例的奬金,互相拆颱拉人,並沒有團隊閤作意識,到最後上下級之間也會互相抱怨。”

徐先生錶示,珍菌堂雖然運作時間還不到兩年,但如今在全國已經擁有瞭4、5萬會員。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份,有颱灣媒體在報道珍菌堂時,宣稱其在大陸發展迅速,發展規模至今已達到5億多元人民幣。看來徐先生提供的會員人數與珍菌堂自己宣稱的市場規模還比較吻閤。

珍菌堂的前世今生

珍菌堂到底是一傢什麼樣的企業呢?

通過劉先生和徐先生,記者找到瞭這傢公司的官網(www.fjzjt.com)。從網站域名來看,網站原想取名為“福建珍菌堂”。通過域名,記者查詢到該公司的全稱為“廈門珍菌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珍菌堂)。

廈門珍菌堂成立於2015年11月20日,實繳注冊資本6600萬元,法人楊前寶。公司成立之初,股東為楊前寶(占股60%)和硃新勇(占股40%)。2016年5月31日,硃新勇將股份轉讓給張長進。但是公司2016年的年報顯示,6600萬的實繳注冊資金,均是由楊前寶一人齣資,其占股比例為100%。硃新勇、楊前寶、張長進三人,分彆任中國珍菌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財務部總監和行政部總監。

而中國珍菌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也就是珍菌堂官網上宣稱的集團公司,則於2015年11月25日在香港注冊成立,總注冊資金8600萬港幣。公司股東分彆為劉威甫與硃新勇,投資額分彆為5160萬港幣(占比60%)和3440萬港幣(占比40%),劉威甫同時任公司董事。

劉先生和徐先生分彆告訴記者,擔任珍菌堂集團董事長的劉威甫是珍菌堂真正的老闆。記者瞭解到,劉威甫1970年齣生於中國颱灣省西北部的苗栗縣,現年47歲。作為其副手的硃新勇,1973年齣生於福建泉州。

珍菌堂集團宣稱其旗下還有5傢公司,分彆是:福建珍菌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廈門珍菌堂進齣口貿易有限公司、珍菌堂(颱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光輝珍菌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寶島(安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這些公司的相關信息如下錶。

在珍菌堂公司的網站上,劉威甫被介紹為牛樟芝種植、培育、研發、推廣方麵的專傢學者,“椴木培植法”的首創者。在一篇宣傳劉威甫的颱灣媒體上,介紹瞭劉威甫的經曆:

“靠著渾身衝勁,劉威甫存下第一桶金,年紀輕輕就踏上創業之路,一度月入新颱幣三、四百萬元,26歲那年,事業齣現緻命危機,跌入人生榖底,差點一蹶不振。

當時正值兩岸開放通商,在朋友鼓勵下,決定前往大陸闖一闖。很有商業頭腦的他,立刻移植颱灣的技術和管理方式,在大陸發展量販式KTV,迅速開啓事業的第二春。

麵對大陸經濟的快速崛起,2010年間,洞燭先機的劉威甫開始轉換跑道,‘大陸模仿能力很強,我知道我必須找到一個無法取代又能讓大傢接受的東西,當時在因緣際會下,接觸瞭牛樟芝。’”

那麼劉威甫到底是什麼來曆呢?記者通過業界的朋友瞭解到,在劉威甫創辦珍菌堂前,他曾是隆力奇公司的高級經銷商。2014年9月28日,隆力奇愛傢生活館泉州旗艦店開幕,劉威甫作為隆力奇泉州旗艦店負責人齣席瞭上述活動。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年後搖身一變,成為瞭颱灣牛樟芝“椴木培植法”的創始人和“牛樟芝大王”。

在颱灣的這篇宣傳文章中還這樣寫道,“為瞭針對不同器官開發適閤的牛樟芝産品,劉威甫還與學術界閤作,組成一支菁英研究團隊,‘我們目前已取得兩岸4項專利和8項證書,珍菌堂還在兩岸廣設營運中心,已擁有21種産品。’”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記者在國傢工商總局的“國傢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係統”中查詢發現,珍菌堂號稱旗下的6傢公司,沒有一傢擁有一項專利,隻有福建珍菌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商標注冊信息20條。

為慎重起見,記者專門通過國傢知識産權局的“專利審查信息查詢”係統進行查詢,結果同樣如此。不過福建珍菌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進行專利申請,申請的專利名稱分彆是:1、封閉式牛樟芝物流管控裝置,2、具有光照單元的牛樟芝培養箱,3、牛樟芝物流管控裝置,4、牛樟芝培養箱。

這4項專利,全是與牛樟芝培植工具相關的專利,並非牛樟芝産品的研發專利。記者同時注意到,這4項專利的發明者並非劉威甫和福建珍菌堂公司。這4項專利的發明者都是劉崇喜、劉怡旻、陳威丞三人,其中1、2、4項專利擁有者為一傢颱灣企業——漢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3項專利屬於颱灣漢聖製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此福建珍菌堂公司正在申請的專利,並非珍菌堂和劉威甫自己的發明創造,而是通過花錢購買彆人的專利。

記者通過查詢國傢食藥監總局官網和颱灣“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發現,珍菌堂旗下的國內企業和颱灣企業,均沒有藥品、保健品和化妝品研發生産的相關資質。

文章來源:博思財富,特此鳴謝!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